中国改革报:贵阳市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纪实-欧洲杯在线开户

2018-12-05
      据中国改革报报道,南明河是贵阳的“母亲河”,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全长219公里,其中贵阳市境内185公里,城区段118公里。
      20世纪70年代前,南明河曾是我市的直接饮用水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垃圾、生活污水、企业排污,造成南明河水质恶化、污染严重,一度成为一条“失去生命的河流”。 
      南明河的黑臭现象严重影响了沿河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治理南明河、保护母亲河迫在眉睫,百姓翘首以盼。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00年以来,贵阳市多次对南明河进行治理与保护,虽然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效果,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12年11月,贵阳市再次全面启动实施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按照“政府主导、科学统筹、分步实施”的总体原则,该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救急”,二期“治本”,三期“系统提升”。


      承诺就是责任,时间就是命令。贵阳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起来,在原有的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南明河除臭变清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分管市领导任执行副组长,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到贵阳市实地巡查南明河水源地保护和了解综合治理情况。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到贵阳市南明河开展“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活动时强调,南明河治理保护问题关系民生福祉,深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关注,贵阳市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大中央环保督察问题的整改力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扛起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更高政治站位推进南明河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南明河长治久清,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环境、优美生态中生活。
  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就此打响。2017年底,贵阳市按照“更大流域范围、更高治理要求”的安排,迅速开展了以南明河系统提升为核心的“一河”治理建设工作。2018年,以实现“除臭变清”为导向,彻底解决南明河流域污水直排的问题,在前期已建项目的基础上,启动了南明河“除臭变清”攻坚工作。  
  然而,多年的顽疾并非轻易就能治愈。在再生水厂的建设过程中,贵阳市面对的困难巨大。大部分再生水厂地处城区,涉及征迁量大,施工场地非常受限、作业面十分狭小,且施工期间还需要保障施工沿线居民的出行不受影响;为节约土地,大部分再生水厂采用“土地集约型、资源利用型、环境友好型”全下沉式污水处理系统等先进技术,但在贵阳城区看不见的地底深处,有着太多城市管网,这些城市管网保障贵阳市民每天正常的用水、用电、用气,如何实现管网的科学安全改迁,成为地埋式再生水厂施工建设中的又一道难题。



      为攻克一系列的难题,贵阳市组织各市直部门及参建单位多次研究,科学论证施工组织方案、优化施工步骤,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力度,做好周边居民维稳工作,以“5 2”、“白 黑”的24小时工作机制加速推进工程建设,打好了一场又一场的“歼灭战”。如果说,修建全下沉式的再生水厂是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克难的一个缩影。那么,我们也将从19条大沟的治理中见证“人心齐泰山移”的气概。
  自启动《南明河治臭变清攻坚工作实施方案》以来,全市上下早已拧成“一股绳”,攻坚克难抢抓工期,全力推动治理工程按进度有序推进。
  在中国水环境集团金阳再生水厂三期的工地现场,钢筋大班组组长左克栋“早把家安在了现场”。白天在现场负责技术交底、质量、安全、班组调配,晚上盯在现场,借着商铺外的灯光在小板凳上写施工日记,累了就到停在现场的车里休息,家属只能到现场“探亲”。



      除了治理,贵阳市还通过加大南明河水质和断面监测力度和频次,细化南明河断面水质考核,严格执行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责任明确、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南明河保护机制。同时,还制定贵阳河湖生态保护红线,针对南明河、红枫湖等重要河湖的水域岸线、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划定河湖生态红线并制定严格的河湖生态红线管理办法,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以加强对南明河的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
      前不久,市民张敏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南明河的美景。在外地朋友的一片赞叹声中,他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如今,许多和张敏一样的刷屏族,在微博、微信上、网络上不断派送贵阳的风光,这已经成为贵阳市民的一种习惯,一种骄傲。市民的肯定和满意,是对建设者的最高奖赏。
      数据显示,通过实施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2017年基本实现南明河沿线治臭的目标,河水质得到持续有效改善,干流城区段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水生植物河底覆盖率从15%恢复到73%。南明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已逐渐恢复,“母亲河”的人文底蕴得到再现,成为国内同类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样板和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成功案例。
  并且,通过实施再生水厂和再生水收集管网建设,贵阳市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考核标准,并顺利通过国家专家组考核验收。南明河流域治理项目实施以来不到三年时间,在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得到国家住建部陈政高部长的高度评价。南明河流域治理项目还被财政部列为全国8个首批新建ppp项目之一,多地政府调研考察团前来参观学习先进经验。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贵阳深知不能仅仅满足于当前的生态优势。而是要自加压力、拔高标杆,全力持续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因此,为全面加强南明河生态环境保护,贵阳市正在采取全流域治理、全流域管控,严格断面监测、考核,市、区联动,政府、企业联动,以“双河长”制为载体,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形成治理保护的长效机制。
  今年8月29日,贵阳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还表决通过《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推进南明河长治久清的决议》。
  《决议》明确,要坚持用最严格最严密的法律制度,依法推进南明河保护治理。要将南明河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责任底线,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格责任追究,依法推动全面履行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落实。为建立保护治理长效机制,《决议》明确全市全面深入推进河长制,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价、大数据动态管理、日常巡查、问责、生态补偿等长效机制,使南明河保护治理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民众成为“贵阳治水”的最大受益者经过这些年对南明河的治理和保护,贵阳市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各项工作措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贵阳治水”模式——民众得实惠,既享有“水清岸美有文化,鸟飞鱼跃人欢畅”的自然景观,又有“变政府争利为让市民获利”的实际好处。
  探索山地城市再生水厂建设模式。贵阳属喀斯特地貌,城市用水调度难,土地资源稀缺。贵阳市原先规划采用“大截排”规划方案,在南明河下游建大型再生水处理厂,上、中游不建厂。其设计再生水收集管径大、距离长,涉及大量拆迁及土地征收,工程投资较大。后来,在南明河项目中以“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原则,对原市政规划重新进行优化,以分散就地建厂的方式,节省管网建设、征地投资约15亿元,调水补水的运行电费约3000万元。
  此外,中国水环境集团青山、麻堤河等4座再生水厂引入全下沉式再生水处理系统,节省建设用地及卫生防护带用地共计1053亩,并置换景观活水公园两座。青山厂水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家论坛”永久会址,周边土地大幅增值。
  砥砺前行,只争朝夕。贵阳市正毫不松懈地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持续打好生态环境这场硬仗,真正让广大群众生活在良好环境、优美生态中生活,让蓝天碧水成为新常态。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1/12/03 09:50:1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