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贵阳南明河,国际首个城市尺度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创新实践-欧洲杯在线开户
2021-07-14第十一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7月12日在贵阳召开,本次论坛聚焦“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南明河作为贵阳城市母亲河治理典范,受到广泛关注。
流域治理难题
南明河是贵阳市的“母亲河”,属长江水系乌江支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全长219公里,其中贵阳市内185公里。20世纪末,随着人口和经济高速增长,挤占南明河水量,河道污染严重,周围老百姓不堪其扰,南明河治理迫在眉睫。
流域水环境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像南明河这样长距离流经城市、穿越人口密集区、污染重河道黑臭的案例没有成功案例可循。过去常规做法是走传统西方百年来“大集中”到下游建厂的模式,将污水视作污染物收集后长距离输送到下游集中处理,造成河道生态基流不足,自净能力降低,截污沟和末端处理超负荷运行,河道黑臭等问题,陷入“反复治理、反复污染”的僵局。此外,污水管网地下长距离输送还容易产生渗漏及环境风险等问题。
如何将污水收集、处理和回用设计好,如何将处理后的水作为城市稳定的水资源,成为了当时主要问题。
城市尺度治理
南明河不仅仅是一条河道,还是城市的一个生活景观,一个和百姓密切相关的活动场地。重要的是思路和规划的转变,不光要河道治理,还要站在城市尺度上治理。
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博士回忆道:“9年前团队历时6个月调研,走遍南明河干支流沿岸,摸清了污染来源,并对南明河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了认真系统的研究,首创性提出了‘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的系统规划治理理念,形成了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创新技术体系”。
通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成了城市尺度的生态系统,根据城市排水、功能分区与资源利用,在南明河流域沿岸星罗棋布新建了16座下沉式再生水厂和提标改造5座水厂。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孔海南表示,“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根据河道的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将水厂建在上游和中游,实现高品质出水以达到生态补水要求。既补充了河道水量,又消除了黑臭,把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以及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统筹考虑。”
国际河道治理样板工程日本京都鸭川河、韩国首尔清溪川等多是通过单一水厂来治理河道,而南明河治理除了1条干流外,还将7条支流全部统筹考虑进去,服务整个城市500多万人口。南明河治理无论在技术应用和工程规模都领先于世界,在全球也难找到如此之大的系统,以城市尺度来治理河道的案例。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为加快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今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
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在解决邻避效应的同时,还为周边老百姓创造了福利,如贵阳南明河畔的青山再生水厂把地上空间打造为科普馆和景色优美的休闲公园,不仅起到水环境教育的作用,还成为了周边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主任李宏伟教授表示:“这就相当于把优质的生态产品贡献给了周边居民,在学术上也被称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下沉式污水处理厂把南明河原来的黑臭水体变成了优质的生态产品,为人们提供了生态福利,这是生态产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体现。”
该模式在经济价值上的体现也很明显。传统的地上污水处理厂长距离铺设管网、高成本处理污水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不仅造成了很多邻避问题,还增加了不小的经济负担。现在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不仅使得污水处理的综合成本降低,水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沿着南明河分布的21座下沉式再生水厂,对南明河起到了很大的生态补水作用。
李宏伟教授表示,“在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上,通过研究南明河治理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各方面,我们会发现该系统在促进碳减排上也有较大贡献。”
通过中水的循环利用,实现绿色发展。中水就地充分利用降低了碳排放,下沉式水厂可腾出更多地面空间去做生态景观,这种从节地节水到节水的资源利用方式,不仅可以为碳中和目标实现助力,也体现了减污与降碳的良好协同。
相比英国泰晤士河长达100年治理,投入上百亿英镑,南明河历时8年治理,仅投入76亿,2020年水质达到ⅲ类长达5个月以上,底泥7年不清淤,一条严重的黑臭河成为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翻飞的母亲河。
来源:学习强国
原文链接: